Hi,SwiftGG 翻译组启用了新的域名:swiftgg.team今后翻译组的各项活动将会在新域名下开展,不要错过哦!

作者:Erica Sadun,原文链接,原文日期:2018-04-18
译者:Hale;校对:梁杰,Yousanflics;定稿:YousanflicsCMB

得益于SE-0196,Swift 4.2 将引进 #warning()#error() 两个编译指令。这两个指令允许你在编译期间合并诊断消息和抛出错误。下面这个例子来自已被确定接受的提议并且已经被实施。

#warning("this is incomplete")

#if MY_BUILD_CONFIG && MY_OTHER_BUILD_CONFIG
#error("MY_BUILD_CONFIG and MY_OTHER_BUILD_CONFIG cannot both be set")
#endif

#error 指令的例子使用条件编译标志(用-D选项设置)来检察编译是否产生了配置冲突。

我(原文作者)已经写了很多关于我不喜欢在Swift中使用蛇形命名法(THINGS_LIKE_THIS)的文章。但不可避免的,开发者们都喜欢使用蛇形命名法则来定义条件编译标志。无论是 MY_BUILD_CONFIGMY_OTHER_BUILD_CONFIG 还是 DEBUG 。虽然这是行业标准,但感觉这和Swift的美学存在冲突。

我也写过关于如何不显示使用 DEBUG 标志来检测调试条件的提议。这边我附上了提议的链接,你们可以点击查看更多该提议的相关内容。

言归正传,Swift新近提出的 #error#warning 指令,在当前的实践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。它们通常依赖于运行时的反馈而非编译时。

#if !DEBUG
fatalError("This code is incomplete. Please fix before release.")
#endif

这个代码块中的缩进样式是 Swift 默认的,主要是为了避免条件编译块中出现轻微的Pyramid of doom)(金字塔厄运)。但如果把里面的代码缩进,在这个条件块的周围代码还是纵向增长的,主观上感觉有点丑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一些编码人员采用内联方式,用最少的条件块和更简洁的方法强制编译时(而不是运行时)报错。

以下是我从 John Estropia 那发现的一个例子(他借鉴于他的同事)。他使用条件编译指令来设置 TODOFIXME 等类型别名,然后在需要的地方使用它们。在 debug 环境时,编译能够通过而在 release 环境下编译就会报错:

#if DEBUG 
internal typealias TODO<T> = T
#endif

print("Remove this later") as TODO

这个主意很棒。TODO 类型别名将支持 debug 过程中在想要注释的行末尾使用 as TODO ,在 release 编译环境下就会抛出异常。这确保了所有用 TODO 标注的点能够实现编译时反馈。

error: ManyWays.playground:5:31: error: use of undeclared type 'TODO'
print("Remove this later") as TODO

虽然不是很美观,但这很有效。它包含了关于代码调用的位置信息和你要发送的信息。如果我正在使用这个方法,我可能会创建一个 todo 方法,而不是直接使用上面的方法。在下面的例子中,我使用驼峰式命名使调用看起来更具有指令性,而不像标准的全局函数。

#if DEBUG
internal enum IssueLevel {
case
mildImportance,
moderateImportance,
highImportance,
criticalImportance
}

internal func ToDo(_ level: IssueLevel, _ string: String) {}
#endif

// 提供编译错误、描述信息和优先级
ToDo(.highImportance, "Remove this later")

// error: ManyWays.playground:13:1: error: use of unresolved identifier 'ToDo'
// ToDo(.highImportance, "Remove this later")

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从 debug 环境到 release 环境,只需通过 #if 进行判断。这种做法很诱人,只要确保全局都在需要标注的地方使用,然后在切换到 release 之前解决或移除所有的标注即可。

目前,Swift 不支持用 #message 指令来执行类似的任务。很多开发者将警告视为错误,他们无法在两者之间进行细微的区分。如果 #warning 被发布了,你就可以使用 #warning 实现类似“fix me”的反馈了。进一步改良的话,#messageOrDie (或者其他叫法,命名真的很难)可以在 debug build 时发送警告消息,在 release build 时报出错误,通过 断言 来判断申明是否发生。

Dave DeLong 为结构性项目语义提供了另一种方法。他介绍了一个 Fatal 类型为开发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结果判断例如 noImplementedunreachablemustOverride 等提供运行时线索,它没有用“you need to remember to implement this”这样的提示,而是以运行时奔溃的形式,通过上报完整的位置和方法信息来解释。另一个检索被命名为 silenceXcode() 允许你添加你认为永远不会实现的一些方法,如果你使用了它也会报错。

Swift 仍有很大的空间来扩展这方面的支持。我不介意看到这两种方式都被添加到未来 Swift 的实现中。一种用于编译时(像 #messageOrDie )另一种用于运行时(像 Fatal 命名空间的静态检索方法)

你们怎么看待这些?在 Swift 中还有哪些部分是元编程开发过程中(像宏)让你感到困惑的?我很想知道还有哪些已经确定发布的特性能够更好地支持开发。

本文由 SwiftGG 翻译组翻译,已经获得作者翻译授权,最新文章请访问 http://swift.gg

文章目录